(一)自然硫
自然硫是指斜方晶系的α硫。分子式為S,理論含硫量為100%,此外,自然硫中通常含有一些雜質(zhì),火山巖自然硫往往含有少量砷、碲、硒和鈦,沉積型自然硫常夾雜有方解石、粘土、有機質(zhì)和瀝青等。
自然單質(zhì)硫一般為針狀和板狀晶體,常呈不規(guī)則塊體產(chǎn)出。晶形很少見,通常呈致密塊狀,粉末狀、粒狀、條帶狀和被膜狀。
自然硫為淡黃色、棕黃色,有雜質(zhì)時顏色帶紅、綠、灰和黑色等。莫氏硬度為1~2,比重為2.05~2.08;性脆,解理不完全,斷口貝殼狀,具弱導(dǎo)電、傳熱性。條痕為白—黃白色,透明—半透明狀,樹脂—金剛光澤;燃燒時發(fā)青藍色火焰,并有刺鼻硫磺味。耐腐蝕。在360℃和更高溫度條件下硫與氧強烈作用,生成二氧化硫。在約400℃時硫與氫作用形成硫化氫,溫度繼續(xù)升高時則離解,在1 690℃時完全分解成水和硫。硫與苛性堿液與氨溶液一起加熱形成多硫化物或硫代硫酸。硫不溶于水,較易溶于有機溶劑和二硫化碳。硫作為氧化劑和還原劑出現(xiàn),是化學(xué)上很活潑的元素。
(二)黃鐵礦
黃鐵礦又稱硫鐵礦,分子式為FeS2,其硫理論含量為53.45%,鐵理論含量為46.55%。自然界產(chǎn)出的黃鐵礦常含有鈷、鎳、砷、硒、銻、銅、銀和金等多種金屬元素。有些硫化物還可含非常微量的碲、鍺等稀散元素。
黃鐵礦屬等軸晶系,常見晶形為立方體及五角十二面體。
黃鐵礦顏色多為淺黃銅色,表面常帶有褐色、黃褐色,細粉狀黃鐵礦集合體常呈綠黑色。硬度6.0~6.5,比重4.9~5.2。性脆,條痕為褐黑或綠黑色。強金屬光澤,不透明,具弱導(dǎo)電性。具熱電性,有的變種具檢波性,斷口參差不齊,偶見貝殼狀斷口。
(三)白鐵礦
白鐵礦(FeS2)與黃鐵礦相同,二者屬于同質(zhì)二象復(fù)體,為斜方晶系,晶體常呈板狀產(chǎn)出。集合體呈結(jié)核狀、球狀、鐘乳狀、皮殼狀等。
白鐵礦為淺黃銅色,略帶淺灰或淺綠色調(diào),新鮮面近似錫白色,條痕暗灰綠色,金屬光澤。不透明,硬度為5.0~6.0,比重4.6~4.9,性脆,解理不完全,斷口為參差狀,具弱電性。
(四)磁黃鐵礦
磁黃鐵礦[Fe1-xS]為六方或單斜晶系兩種同質(zhì)多象變體,常呈致密粒狀塊體,晶體很少見,晶形呈板狀。
磁黃鐵礦新鮮面是古銅棕色,表面常具暗褐色、暗棕色,不透明。金屬光澤。條痕灰黑色。硬度4,性脆,比重4.58~4.70。具磁性,但強弱不一。具導(dǎo)電性,斷口為參差狀至貝殼狀。